不肥胖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常見且難以進行CPAP呼吸機治療:明顯的病理生理表型證據
研究目標
確定非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患者的比例和生理特征以及他們對處方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呼吸機)治療的反應。
方法
參與者來自被轉診到醫學院附屬教學醫院睡眠門診的疑似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共評估了163個連續的實驗室診斷性睡眠研究數據。檢查并比較基線和隨訪(至22 mo)的睡眠和人體測量參數,并將診斷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 5事件/小時睡眠)的肥胖和非肥胖患者進行比較。在各組之間比較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發病機理的關鍵非解剖學因素,即呼吸喚醒閾值。
結果
在診斷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參與者中有25%的體重指數(BMI)在正常范圍(BMI <25 kg / m2),而54%的BMI <30 kg / m2(非肥胖)。在開具處方接受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呼吸機)治療的患者中,更多的非肥胖患者在隨訪中完全沒有使用CPAP呼吸機(36%比13%,p = 0.03)。非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的CPAP呼吸機客觀依從性也較低(5.1±0.4 vs. 6.4±0.4 h / night,p <0.03)。與肥胖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相比,較高比例的非肥胖患者的呼吸喚醒閾值較低(86%對60%,p <0.001)。
結論
絕大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并不肥胖,非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對CPAP呼吸機治療難以依從且不能順應CPAP呼吸機治療,因此難以堅持現有的金標準治療。如此低的喚醒閾值是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非解剖學貢獻,在非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的發病機理中可能特別重要。這些發現對非肥胖患者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發病機理以及該類患者的潛在治療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葉妮摘自 J Clin Sleep Med. 2017;13(1):81–88.)